0%

本文首发于公众号中国金融电脑。“构建弹性网络之分布式负载均衡技术”系列的前两篇文章探讨了分布式负载均衡技术的基本概念与功能,以及其背后的关键技术和实现方法。作为本系列的最后一篇,本文聚焦金融、教育行业以及大型企业、政府机关等多个领域的典型应用场景,通过详实的案例分析,展示分布式负载均衡技术如何在实际业务场景中提升网络的可用性、可靠性、安全性,并量化该技术带来的性能提升和成本节约情况。

阅读全文 »

十多年前我曾使用GoAccess搭建了一个NGINX日志分析工具,它以其轻量级、低资源消耗和实时更新的特性,非常适合个人和小站点使用。最近我的服务器做了次搬家,需要重新搭建日志分析系统,于是到网上查找GoAccess的用法时,发现官方站点的文档还是一如既往的晦涩,而其他站点介绍的用法则与我要搭建的架构不契合。所以干脆做了次总结,在这篇文章中,我将分享我如何搭建GoAccess,并使其通过Websocket协议提供实时日志分析。我的架构部署图如下所示:
GoAccess部署架构图
这么部署的原因是为了经过NGINX走全站SSL加密,毕竟在NGINX统一管理SSL证书还是方便点。

阅读全文 »

本文首发于《中国金融电脑》第421期,今日头条地址链接

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,企业对于网络的依赖程度日益加深。传统的负载均衡技术曾经是企业数据中心的“守护神”,如今却在应对现代应用的快速交付、成本效益和自动化运维方面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。分布式负载均衡技术可为企业网络带来革命性的改变。本文将深入分析从技术层面实现分布式负载均衡的关键要素,从弹性地址、“N+1”高可用系统到数据面与管理面的通信,介绍分布式负载均衡技术如何克服传统负载均衡技术的局限性,以确保网络的高性能和高可用性。

阅读全文 »

本文首发于《中国金融电脑》第420期,金网在线地址链接

引言:

随着云原生、微服务的飞速发展,传统的负载均衡技术已逐渐难以满足日益复杂的业务需求。为了应对这一挑战,分布式负载均衡技术应运而生,它以其卓越的弹性、自助操作和可观测性,成为现代数据中心网络设计的核心。
本系列文章旨在深入探讨分布式负载均衡系统的多维度价值,从基础概念到技术实现,再到实际应用案例的全面分析。我希望通过这一系列的深入剖析,为读者提供一个全面的视角,理解分布式负载均衡技术如何为企业构建一个更加稳定、灵活和高效的网络环境。

系列概览:

  1. 构建弹性网络之分布式负载均衡技术(一):概念与功能
    在本篇中,我将介绍分布式负载均衡的基本概念,探讨其核心功能以及它如何为企业网络带来革命性的改进。
  2. 构建弹性网络之分布式负载均衡技术(二):技术与实现
    第二篇文章将深入技术层面,分析分布式负载均衡的关键技术要素,以及如何实现这些技术,确保网络的高性能和高可用性。
  3. 构建弹性网络之分布式负载均衡技术(三):案例与分析
    最后一篇将通过实际案例展示分布式负载均衡技术的应用效果,分析其在不同业务场景下的表现和优势。
    通过本系列文章,我期望读者能够获得必要的知识,以评估和实施分布式负载均衡解决方案,从而提升自身网络的弹性和响应能力,满足不断变化的业务需求。
    阅读全文 »

当下性能测试已成为确保软件质量的关键环节。其中,wrk作为一款轻量级、高性能的HTTP基准测试工具,以其简洁的命令行界面和出色的性能著称。wrk通过-c参数能够模拟高并发的网络请求,帮助我们评估服务器在极端负载下的表现。如果你打算做C10K数万并发连接这个量级的测试,wrk是合适的(相比ab/jmeter等工具),然而,如果你想尝试进行数百万级别的高并发测试时,官方wrk就无能为力了。

首先,wrk不支持自定义源IP地址,这在需要模拟来自不同客户端的请求时尤为不便,做并发测试时TCP连接数也上不去(此时你在curl命令中验证会看到类似Cannot assign request address的错误)。其次,wrk在每个连接上预分配的内存相对较大,这在单机上尝试建立大量连接时,会导致内存资源迅速耗尽,wrk进程会因为OOM被内核杀掉(如果wrk进程突然消失,你通常可以在/var/log/messages中看到形如Out of memory的日志)。这些限制对于需要评估高性能服务的开发者来说,无疑是一个不小的障碍。

在接下来的内容中,我将探讨如何通过修改wrk源码解决上述问题,以期帮助读者更好地利用wrk进行极限并发测试。

阅读全文 »